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

主啊!教導我兒子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 ; 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持 ; 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 ; 在光明的勝利中仍保持謙遜溫和 ; 教導我兒子篤實力行而不從事空想 ; 使他認識祢同時也認識他自己 ; 這才是一切知識的開端 ; 我祈求祢不要將他引上逸樂之途而將他置於困難及挑戰的磨練與刺激之下 ; 使他學習在風暴中站起來而又由此學著同情那些跌倒的人 ; 求祢讓他有一顆純潔的心 ; 一個高尚的目標 ; 在學習指揮別人之前先學會自制
在邁向未來之時而不遺忘過去 ; 主!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我還要祈求祢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過於嚴肅 ; 賜給他謙虛使他永遠記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 ; 真正的智慧是坦率 ; 真正的力量是溫和 ; 然後作為父親的我才敢輕聲的說我總算這輩子沒有白活
  阿們!

經文分享

愛的真諦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本文引用自"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

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

  30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在一個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個皮包丟在一家醫院裡。商人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內不僅有10萬美金,還有一份十分機密的市場信息。當商人趕到那家醫院時,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醫院走廊裡,靠牆蹲著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懷中緊緊抱著的正是妻子丟的那個皮包。這個叫希亞達的女孩,是來這家醫院陪病重的媽媽治病的。相依為命的娘兒倆家裡很窮,賣了所有能賣的東西,湊來的錢還是僅夠一個晚上的醫療費。沒有錢明天就得被趕出醫院。晚上,無能為力的希亞達在醫院走廊裡徘徊,她天真地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個好心的人救救她的媽媽。突然,一個從樓上下來的婦人經過走廊時,腋下的一個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她腋下還有別的東西,皮包掉了竟毫無知覺。當時走廊裡只有希亞達一個人。她走過去撿起皮包,急忙追出門外,但那位女士卻上了一輛轎車揚長而去。希亞達回到病房,當她打開那個皮包時,娘倆都被裡面成沓的鈔票驚呆了。那一刻,她們心裡明白,用這些錢可能治好媽媽的病。媽媽卻讓希亞達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丟皮包的人回來領取。雖然商人盡了最大的努力,希亞達的媽媽還是拋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兒。後來商人就領養這個失怙的女孩。她們母女不僅幫商人挽回了10萬美元的損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復得的市場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被商人領養的希亞達,讀完大學就協助富翁料理商務。雖然富翁一直沒委任她任何實際職務,但在長期的歷練中,富翁的智慧和經驗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使她成了一個成熟的商業人才,到富翁晚年時,他的很多想法都要徵求希亞達的意見。富翁臨危之際,留下這樣的一份遺囑:「在我認識希亞達母女之前我就已經很有錢了。可是當我站在貧病交加卻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時,我發現她們最富有,因為她們恪守著至高無上的人生準則,這正是我作為商人最缺少的。我的錢幾乎都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得來的,是她們使我領悟到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我收養希亞達既不為知恩圖報,也不是出於同情,而是請了一個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邊,生意場上我會時刻銘記,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這就是我後來的業績興旺發達的根本原因,我成了億萬富翁。我死後,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希亞達繼承。這不是饋贈,而是為了我的事業能更加輝煌昌盛。我深信,我聰明的兒子能夠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富翁在國外的兒子回來,仔細看完父親的遺囑後,立刻毫不猶豫地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同意希亞達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只請求希亞達能做我的夫人。」希亞達看完富翁兒子的簽字,略一沉思,也提筆簽了字:「我願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文章引用自"學習電子報"

偏見是無知的孩子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賊;留長鬍子,也不一定是藝術家。但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了?也許你也聽過這則故事..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喂!妳拿了我的雨傘。」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一時誤拿。這件事,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說:「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就是把人概分為「好的」或「不好的」兩部分。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好的」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如果一個人被歸於「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在他的身上---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意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HaloEffect)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幾乎每一分鐘、每一件事,我們都依憑著過去所得的知識、經驗在作判斷。比方,我們常聽說(或認為):「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都是爛駕駛」、「男人都很不衛生」、「猶太人都很吝嗇」、「美國人都很浪漫」.......等等。此後我們心中就會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並用這個「成見」去解釋或評斷周遭的人事物。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不久,某個早上到公園散步,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他心想:「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這位先生不禁想到,「唉!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 哈茲立特有句話:「偏見是無知的孩子。」說得一點都不錯,「人」「扁」為偏,人一旦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看「偏」了。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該輕易地去論斷他人,當然也不必在意別人的論斷。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扣錯第一顆釦子不是嗎? 


文章引用自”學習電子報”